定宜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宜小说jmvip6.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b>时 间:2015年8月23日</b>

<b>地 点:台北信义区挹翠山庄某宅</b>

<b>访谈者:定宜庄</b>

<b>[访谈者按]</b><i>2015年8月23日,当我与东老相约要到家中探望他们的时候,正赶上2015年的第14号台风“天鹅”与台北擦肩而过。台风过后必有豪雨,那天的豪雨是从一早就下起的。东老着急,给我打了好几个电话,一会儿要亲自到捷运的市府站去接我,一会儿又嘱我等到雨稍停歇再出发,好在台北的马路久经考验,并没有像北京那样一到了下雨就“看海”的程度,而台北的出租车司机也非常友善。</i>

<i>此次拜望东老,对于再做一次正式访谈,我并没抱太大希望,毕竟东老已经93岁,梁昭阿姨也已经92岁了,我只是想去探望他们,就像是去探望自己数年未见的家中长辈,想与他们唠唠家常而已,看到他们仍然身体健康,精神健旺,已经十分高兴。而东老让我拿出录音笔,说想与我好好聊聊,而且一聊就是不间断的几个小时,就真的让我喜出望外了,于是我便对二老做了这场将近三个小时的、认真的访谈。而这场访谈距2004年为他们做的第一次口述,已经过去了整整11年。</i>

<i>其实这11年中我与东老夫妇的联系一直未曾中断,或是他来京小住,或是我去台北开会访学,我总会抽时间与他们见面。也正因如此我才发觉,在我为他所做的第一次口述中,他讲述的那些往事,仅仅是他人生的冰山中浮出水面的那一点点,我想往下探究,却往往以无果告终。</i>

<i>在他未曾提及的诸多往事中,有很重要的一段,就是在他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在北京也就是当时的北平参加抗日杀奸团的经历。在我为他做的初次访谈中,他对这段经历未置一词。直到访谈做过3年之后,2007年7月东老来京探亲,我才初次听他说起这段经历。那天他打电话说要见我,见面后便递给我一份有关“抗日杀奸团”的打印文件,名为《抗日杀奸团简史》(东老将其简称为“抗团”),说是他自己写的。</i>

<i>参加抗团时,东老刚上初中,虽然抗团的成员都非常年轻,但他也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个。1940年北京的抗团被日军袭击,他也被捕了,就关在位于北新桥的炮局。注144东老说,他被捕过两次,第一次被关了一年,这在他给我的那份资料中有记。第二次查出他的时候他已经在监狱,所以刑满后就把他放了,出来之后他就去了重庆。我于是知道了访谈时他说的去重庆,是什么样的背景。</i>

<i>他说那时候无所谓共产党、国民党,都是爱国而已。但我再追问,他便不再说。他甚至绝口不谈他在抗团的活动。在他给我的那份文件中,凡与他本人有关的内容,也都被他统统抹去,让人看不出痕迹。唯一留下的,是他们被捕后的1940年11月24日日本军法会议对他们的判决,在被判处一年徒刑的名单中,有他的名字。我一直不清楚他为什么不愿说,而不愿说又为什么把这份文件给我,又不好深问。至于他是在什么时候、用了多少时间,写的这篇近三万字的稿子,他也不说。</i>

<i>又过了一年,到2008年的盛夏,有天东老又给我打电话,说他又来北京了,想见见我,我说能否等我下周二下班之后再去,因为我的单位离他住的地方很近,而我家却很远。他踌躇了一下,说是不是周末就去,还让我带上录音笔——我以为他会讲很多故事,于是欣欣然赶去,可是,却仍然没有。</i>

<i>那天的北京,天气像一年前一样闷热,东老说他刚刚从天津赶回来,他专程去天津,就是去看当年抗团的那几个朋友,他说这些人几乎死光了,他既然是最小的,那其他人还有几个能活着啊。而我隐然感觉,他这两次回京,就是为抗团之事而来的。当我再次问他为什么将书里边与他有关的内容抹去时,他说:“又不是什么好事!”我说怎么会不是好事呢?抗日难道不是好事吗?他说抗什么日,那时候就是血气方刚。我说可是他们侵略中国,杀了那么多人啊,他不吭气。</i>

<i>这难道真的就是东老对他少年时代参加抗团一事缄口不谈的理由吗?可如果是这样,他又为什么在80多岁的高龄、在如此炎热的天气下,不辞辛苦地往返于台北、北京和天津之间,写出那么一篇为抗团申辩的文章呢?</i>

<i>东老在文章的后记中写道,他写此文的目的就是纪念为此牺牲的同志,因为他们的孤魂仍游荡在荒野,希望他们在此得到安息。他一再强调,把抗团说成军统的外围组织是不正确的,有必要更正,否则那些为抗日而牺牲的同志,死得不明不白,甚至对活着的也是一样。

</i>

<i>东老又说:</i>

<i><b>抗团在卫国战争中,所做的一点贡献,实只是沧海之一粟。同时在表现上仍显得有些幼稚,缺乏有力的指导。他们在敌人侵略面前,不甘受辱,敢于斗争。他们无所企求,不怕牺牲,不畏艰难,威武不屈的精神,应予称赞。还有千万不要忘记我国过去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岁月,将来也未必平静。愿为捍卫我们国家民族的利益,与国人共勉。</b></i>

<i>这是很正面的一段话。</i>

<i>东老对这段历史所持的互相矛盾的态度,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2015年的这次访谈,我才恍然明白,原来他所谓的“又不是什么好事”,极有可能是当时遇到了什么让他不快或者感慨的事,他说的是气话,是反话。事实上,正如他的抗团战友叶于良先生所说:“对日本的仇恨,从小就在心里。现在日本对侵略还不认账,这个仇恨,一辈子也忘不了。”注145东老所持态度,与叶先生是一样的,他抗日的初衷始终未改,对日本军国主义的高度警惕,也贯穿一生。一个人处在不同的语境时,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时候甚至会表现得自相矛盾,真相往往在多次反复的交谈之后才能呈现,这就是我对东老做第二次访谈的最大收获。加入“抗团”,为东老的人生奠定了最初的基调,也影响到他的人生走向。“抗团”的成员们构成他最重要、最紧密的社会关系和朋友圈子,这种情谊维系终生,直到他们一个个走到人生终点。</i>

<i>“抗团”与国民党的“军统”之间是否有关,是一个始终纠缠不清的问题。1949年之后,它的成员中也有人因此而受牵连,但在现在的大陆,这个问题已经不再是禁区了,网络上可以见到大量与抗团相关的文章、访谈,甚至电视剧都已出现,注146而我本篇的重点毕竟是东老的人生,有关抗团本身的诸多问题,这里就不详叙了。</i>

<i>东老说,他这人一生运气不错,具体地说,他参加抗日杀奸团被捕,已经是在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以后,后来抗战快结束的时候吃混合面儿,他已经去了重庆。他去重庆之前重庆几乎天天遭空袭,但他到了以后,反而是北京这边挨空袭了。</i>

<i>东老还发表议论说,日本与中国,主要是民族性不同。他强调说共产党行,日本人也行,只有国民党不行,原因就是国民党整天搞什么自由民主,而自由民主这套在中国根本行不通,所以国民党必然失败,马英九再怎么闹也不行。他说国共马上就要第三次合作了,但前两次国民党占不了便宜,第三次一样占不了。</i>

<i>2010年秋季学期我在台湾东吴大学任客座教授,其间又不止一次去探望过东老,一切如旧,还是乘蓝5公交到他们的住所挹翠山庄,东老和梁昭阿姨也仍然健康和头脑清楚,尤为有趣的是,他们的那只叫恬恬的小狗也还在,11岁了。</i>

<i>东老说1949年跑到台湾来的北京人太少了,就那么几个,那时候的北京人,到天津就已经觉得是走到天边了,他们实在是哪里都不愿去的。我想起我做的《最后的记忆——十六位旗人妇女的口述历史》中,祁淑洪女士在开篇中讲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她当旗兵的父亲第一次出差离开北京,刚刚走到廊坊,她祖母就因担忧而死,足见此言不虚。我记得老舍在《四世同堂》的一开头,写的也就是北京人的这种心态。他说这些到了台湾的北京人太思乡了,他们在这里又语言不通。东老说他来时只能与台湾人讲日语——我才知道他会讲日语。东老还把一大堆他收集的材料交给我,这是他给我的第三批东西。我问要不要复印一下再还给他,他说我还要它干什么,我都八十九了,只希望留给你,它们还能起些作用。他说这些人,就是跟着国民党到台湾的第一代人,所剩无几了,现在台湾每年逝去的老兵,都有七千人。时光过得实在是太快太快了。</i>

<i>时光果然是太快,因为从2010年到再见东老的2015年,转眼5年,又过去了。</i>

<i>我将2015年这次访谈取名为《乡音无改鬓毛衰》,以与第一次的《少小离家老大回》相呼应,因为这脍炙人口的同一首诗中的前两句,恰好应和了先后两次访谈的重点。在东老夫妇的第一次口述中,他们以相当多的篇幅讲述了在两岸暌隔数十年后,他们重返故乡北京的经历;而第二次,给我印象尤深的则是他们的“乡音无改”,这不仅因为二老始终不变的地道的京腔,尤其是东老以93岁高龄,仍能上天入地的侃山表现,终不脱老北京“爷们儿”的神韵。他对讲述他自己人生的故事,远不如发表议论更有兴致。所以,他隐藏在冰山下面的许多经历,即使有这次几小时的再访,对于我,至今却仍然是谜。而我则想,人总会有些故事,是不愿与他人分享的,既然他不愿谈,那就不谈了吧。

</i>

<i>这次访谈中的有些内容,二老上次讲过,为了保持访谈记录的完整,均保留了原貌而未作删改。</i>

<h3>1.抗战前的北京</h3>

东:(北京在1949年以前)分好几个阶段,几个阶段都不一样。民国十七年是……

定:1928年。

东:那是一个阶段,那个时候才统一。1937年是一个阶段,日本人打进来接收北京。1949年解放了,又是一个阶段。

民国十七年以前是你打进来我打出去,我打进来你打出去。东北军、西北军,这边占领北京之后没有多少天,那边打进来了,他又撤退了。军阀时代嘛。那十七年是军阀时代。您看张恨水的小说,您知道张恨水吗?

定:知道,他的小说都拍成电视剧啦。

东:他说的就是那个时代。那个时代是最烂,也是最繁荣的时代。我到这个馆子吃饭,这个馆子是四川的,这个是江苏的,浙江的,我进来一看这不对啊,翻桌子:“您写的是四川,请问,这是不是四川菜?”就那么横。分得很清楚,饭馆你不能够乱来。你说(你做的是)哪儿的菜就得是哪儿的菜,什么都是有规矩的。我是民国十二年(1923年)出生的,十七年(1928年)北伐成功,我还记得(孙中山的葬礼),出西直门到西山,那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

定:您那时候有记忆了吗?

东:有了。那会儿人带我去,我记得还背着我呢。跑到西四去啊,到西四去看,西直门过不去啊,人太多了。

定:有那么多人看给他送葬?

东:我就记得看马队、乐队,看了很久。从西直门外到西山有一个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您知道吧?

定:对,知道知道,就是碧云寺嘛。

东:他是在北京的协和医院故去的,协和医院到现在北京的东车站,北京不是东车站西车站么,东车站进不去,拆,把东车站拆了。拆了以后送上火车,以后车站再重修。

定:怎么就那么隆重啊?

东:那阵儿中国统一了,他不是总统,算是总理么。那时候推翻了袁世凯,袁世凯做了83天的皇帝。你想想,然后日本人在民国二十年,就是1931年,“满洲国”成立。所以那时候日本人很欢迎满族人到日本去。

我买了整套的老舍的文集,那都是我亲身的经历。旗人的那个穷啊,那个可怕的情景,真是那样,一点不假啊,一点不假。我小时候到亲戚朋友那儿去,真是那么可怜。清朝那会儿可以有俸啊,成立民国以后,没有粮饷啦,一垮下来,没的吃就靠卖了。那会儿北京还有打小鼓的呢,知道不知道?

定:知道知道。

东:夹着个包,打小鼓,专门收破烂。

<h3>2.关于抗日杀奸团</h3>

定:我第一次找您,听您聊您的历史的时候,您一句也没提到您参加过抗日杀奸团。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我,神级情感导师,句句真理!

我,神级情感导师,句句真理!

尖渐
陈琦穿越平行世界,成为解答综艺节目的导师嘉宾。别的导师都是循规蹈矩回答问题。陈琦从不按常理出牌!“导师,我和女友开的店,她不管还天天出去玩,我该怎么办?”陈琦:女朋友?没结婚?不是老婆你管那么多干嘛?她玩你也玩啊!网友:什么垃圾导师,说的是人话吗?求助者:导师你说的好有道理啊!“导师,我想要追一个女生,但是她收下我的礼物却又不答应和我在一起怎么办?”陈琦:这简单,你过来我给你说一个简单有效,还不
都市 连载 12万字
伍尔夫读书心得

伍尔夫读书心得

弗吉尼亚·伍尔夫
《伍尔夫读书心得》主要选自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三部重要散文集,即《普通读者》《普通读者二集》和《自己的房间》,多为伍尔夫的读书心得和感想,而且写得比较随意,不拘一格,故称为读书心得。《伍尔夫读书心得》主要内
都市 完结 12万字
亿万甜妻之厉爷的心尖

亿万甜妻之厉爷的心尖

香菜牛肉饺子
十八岁的江丝楠喜欢上一个男人名为厉聿深,是四九城最尊贵显赫的人。 二十岁的江丝楠胆大包天,占了心上人大便宜就跑,然后在出国那天发现自己竟是已婚身份。 二十二岁的江丝楠,背着数十亿债务回国,这回不仅要还钱,
都市 完结 140万字
异瞳觉醒,十二生肖请归位

异瞳觉醒,十二生肖请归位

小二上九
在烈日炎炎的太阳底下,你是否想过,人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在星光璀璨的虚空界外,你又是否想过,蓝星唯一一条没有中断的文明长河在滚滚奔腾不息? 这是一个气运争夺的时代,也是一个天赋觉醒的时代。 高考考生秦炎,身负始皇血脉,于艰难中一步步踏上属于自己的觉醒之路。
都市 连载 32万字
江山多少年

江山多少年

大风刮过
明明是个丫头的,为什么会成了个男的? 顾小幺实在觉得很孬,要不是听说捡个女娃娃可以换钱。 他也不会硬是从丧魂沟把这个漂亮娃娃捡起来。 可没想到捡了个西贝货就算了,还是个跟屁虫。 更可恶的是,还被那个大槐庄的程
都市 完结 24万字
大小孩:36次快门

大小孩:36次快门

Zoody
晋江VIP2024-4-20完结 总书评数:1468 当前被收藏数:4045 营养液数:1600 文章积分:155,841,440 文案: 乔漾十七岁的生日礼物是一部胶卷相机,她每天上学都带着。 一卷胶卷有三十六张,晚自习开始前窗外粉紫色的晚霞是三十六分之一,新同桌非典型性学霸麦初是三十六分之一,后排那每天嘻嘻哈哈的傻瓜三兄弟是三十六分之一,秋天校门口的满地梧桐叶是三十六分之一,小卖部门口的黑板
都市 完结 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