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宜小说jmvip6.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向前进出生在一个小镇(名为周禹)的农民家庭,说是农民家庭,因为他父母早期皆务农为生,到了向前进上小学的时候,形势才有所变化。

首先,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南方城市首先被惠及,公路水路运输发达,向前进的父亲得以在种田余暇,和一帮壮劳力(其实也都是农民)升级成为挑夫,帮人从船上车上卸载货物,一天能挣几块实铜钿(也就是打短工,能够不计工分,每天按劳计酬),这种远比种地来钱快而多的营生,大大改善了向家的生活条件。

其次,由于生活条件的好转,自然村的村办小学(一般都是到二年级,有的是到四年级,因为当时交通不便,只能就近办学,加上师资缺乏,都是民办教师上课)很多被停办,学生都被转入乡镇级小学,很多乡镇小学因此开始扩大规模,或者在原有基础上扩建,或者另行寻觅校址。现在周禹镇中心小学迁址,竟然选中了向前进家后面的一大片农田,其中就有向前进家的农地。这样一来,向前进的父母就不再种地了。

为了弥补这几块农田主人的损失,学校就将食堂承包给了他们。向前进的母亲和其他几个妇女一起,负责起了学校的食堂,早晚为住校的老师准备早午晚饭(早饭是熬一锅稀饭,到街上买点烧饼油条和咸菜;午饭和晚饭要讲究些,要有时令蔬菜和荤菜),中午会更忙碌一些,要为路远的学生蒸饭,烧好几个大锅菜(供学生打菜,老师也要吃)。

当然,向前进父母这种脱产的重要性,在当时并不为很多人所知,甚至很多人都鄙视“挑夫”的行当,认为帮学校做饭也不见得有多光彩。在向前进的同龄人中,大家只羡慕一点,那就是向前进上学“只要几步路”,这简直太幸福了。

在家中,向前进是老大,他还有一个弟弟,叫向上进,比他小两岁,也比他低两级。向前进和向上进兄弟俩性格很不一样,长相也不一样。向前进像他母亲,皮肤白皙,额正脸方,个子也高挑。向上进像他父亲,身材瘦小,脸也没长开,细鼻子细眼睛,眉宇间有一股子戾气。向前进安静懂礼貌,在家是个乖孩子,在学校是个三好学生,深得老师的喜欢。向上进则一点也不上进,在家里和学校都是让人不省心的主。

有个例子是这样的。由于家就在学校旁边。向母要求兄弟俩,屎尿都要憋住,趁课间短短的几分钟时间,赶紧回来撒在自家马桶里(虽然没有了耕地,但还有自留地,长些蔬菜,需要沤肥)。对于母亲的这个命令,向前进是严格执行的,很多次课间休息的时候,同学们都会看见向前进憋红着脸一路小跑地回家,隔了几分钟后又分外轻松地走回学校,有时候嘴里还吃块地瓜;向上进则从来没这么做过,他觉得丢人。

有时候同学们碰到向前进低着头从他们身边冲过,就会取笑他:“向前进,向前进。我们的屎尿多,我们的责任大。”向前进也不恼,只是停下来,用手搔搔后脑,不好意思地笑笑,然后快步回家,免得尿在身上,或者上课迟到。

此外,因为在学校帮厨,常有那吃剩的饭泔水,向前进的母亲觉得不利用很可惜,就在家养了猪婆,每天中午和放晚学后,将泔水用独轮车运回家喂猪。泔水多且重,向前进每次都是帮着母亲在后面推,而向上进也从来没有帮过手。

同学们有时候也会帮着推一下,但见油腻腻白晃晃的泔水在车上的桶里左摇右晃,散发出馊臭的味道,他们就会扮个鬼脸,从向前进身旁跑开,给他在一旁鼓劲加油。从学校出来,要过一道铁门划拉开的坎。独轮车过去的时候会颠簸一下,溅起几朵泔水花,离向前进因为使劲而红扑扑的脸是如此之近,让他们难免一阵担心。

由于这个“细小人”会帮父母干活,怜见大人,因此,在左邻右舍眼里,向前进从小懂事,以后必有出息;而向上进则是“从小一看,到老一半”,不知道会惹出什么样的事端来。事实上,这些乡公老们的揣测,都说对了一半。因为事情的发展是流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用老眼光看人,那是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七零后出生的人,不管他是身居沿海的南方城市,还是在内陆的大西北,或者是川藏腹地,无论是城市,还是城镇,抑或是农村,都会有类似的一些成长经历。

比如说港台的影响,从录像厅到四大天王;比如说娱乐的影响,从台球厅到街机到老虎机。为了听音乐购置的随身听(WALKMAN),贴在卧室床头的明星海报,以及家境稍好的会穿着耐克鞋(其实不是耐克鞋,只是保暖鞋,白色皮质,里面装有海绵气垫之类,就统称为耐克鞋),骑捷安特自行车。

然而,对于向前进来说,他小时候最大的困惑,或者他最大的印象是,他不明白大人们口里说的“城里人、镇上人、乡下人”的区别。在他眼里,周禹固然是镇,他家离镇中心也就几百米,但他家的地址却是周禹镇下角坝头村。

周禹镇和下角坝头村,有区别,又没有区别。

区别在于,镇政府、派出所、镇卫生院、镇新华书店、文化宫、药店、电影院、百货公司、种子公司、粮油站、茧子公司,茶馆,包括公交车站,都在周禹镇上。这是作为镇的表象和光荣。其实所谓的周禹镇不过是一条街,有很多像下角坝头村一样的村聚集在周禹镇的周围,但它们不是核心,最多是外延。广义的周禹镇是一个地理概念,以区别于镇周围更为遥远和零星散布的自然村;狭义的周禹镇是很严肃地和村相对的,就好像农业户口和城镇户口一样,几乎无法逾矩。

没有区别说的是,随着小镇经济生活的发展,所谓的镇村必然融为一体,无法分割。就好像一个地级市把一个县级市并为自己的一个区。就像在1997年前后,北京还有北京、房山、通县的区别(主要在户口上),现在却统统称为北京,户口都统一了。

周禹镇伴随着向前进向上进兄弟俩的成长,几乎不为人察觉地发生着缓慢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却是坚定而深刻的,蓦然回首间,旗帜鲜明,天翻地覆慨而慷。

在向前进小学快毕业的时候,街上面(也就是所谓的周禹镇)多了好几家录像厅,外面悬挂着音响,一整条街上响的就是武侠、枪战的声音。有的门后挂着厚厚的布帘,什么声音和光线都不会漏出来,那是在放映三级片。另外,还出现了好几家看上去有点档次的餐馆。

在向前进上初中的时候,变化更为明显,因为周禹镇出了一个能人,叫王金宝,他开了一个汽车配件厂,一开始还是一间手掌大的作坊,几年工夫地盘就比周禹镇小学还要大。现在,占地好几百亩,里面的办公大楼比镇政府还要气派。后来,王金宝干脆在厂房旁边买了一块地皮,做起了房地产,开发了一个叫“幸福居”的楼盘,有好几排六层高的商品房,把房子卖给厂里的工人,以及想要搬到镇里来住的乡下人。

在幸福居很快就出现了一条新街,不仅很多标志性的建筑移到了新街,而且通往市里的公路干脆改道,不走老街,改走新街了。这样一来,老街就渐渐衰败了。虽然百货公司还在勉力支撑,但是已经奄奄一息,因为在新街开了一家超市,东西既齐全又便宜,而且超市老板很会做生意,买东西超过两百元的老乡,不管多远,他都会让伙计开车送过去。

不过,就孩童的视角来看,地域性是一种天然的优势,他们就像与生俱来般懂得利用这一点。比如说,向前进有一个同学,他叫钱多多,父亲是药店的经理,母亲是卫生院的医生。他就以镇上人自居,不仅看不起偏远的像阴山村、朱皋村的同学,连住在下角坝头村的向前进也看不起,动不动就喊向前进为“坝头上的”。即使住在下角坝头村的向前进,就住在离学校几步路的地方,而钱多多每次都要因为上学迟到罚站,也无济于事。

如果说农田(向前进家早已经不种地了)留给向前进的感觉是,春天是翻晒的泥土、青青的麦苗;夏天是黄灿灿的油菜花,以及菜地田垄上点种的蚕豆花;秋天是起伏的稻浪、肃穆的旷野;冬天是冷铁般的土地,霜冻和枯草,以及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但由于在向前进很小的时候,家里已经脱产,他没有机会接触最基本的农活,比如说插秧、揉菜子、割稻和捆稻把等。

当向前进的很多同学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候,向前进有他自己的打发时间的方式,那就是逛街。其实说是逛街,也真没什么可逛的,那条街(当时还没有新街)也就这么长,店面也就十来个,从街头走到街尾,也就几分钟时间,每个店都进去转一转,最多也就花上十来分钟时间。就像《绞刑架下的报告》中说的,“从东往西是一百二十步,从西往东是一百二十步”。

向前进就这么来回溜达,很快就跟这些成人都混熟了。别人会跟他打招呼,“老大(他在家里排行老大)又来逛街啦”。他也不说话,往往憨厚地一笑,就这么飘过去了。套用现在的网络流行语,其潜台词就是这句:“您忙您的,我只是来打酱油的。”

向前进在街上打了好几年的酱油,街上的一些人事渐渐沉积在心,了然于胸了。特别是几年后他师范学校毕业,又回到小学里教书,偶尔上老街走一趟(这时新街已经取代老街了),那些还停留在原地的店主们,依旧跟他打招呼,不过称呼已经发生变化,“向老师又来逛街啦”。向前进恍惚回到小时候,又联想到自己师范学校专科毕业,成绩优秀,竟然因为一时糊涂,签下了所谓的“培训意向书”,本来可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结果还是回到了家乡的小学,难免意绪消沉,勉强打个招呼,加快脚步,落荒而逃。

这样的场景,也许是善意的杜撰,向前进从来没有向任何人抱怨过他的处境,只是很多人觉得他在小学教语文,难免屈才了。在他的心目中,老街是新街完全取代不了的,小学舞台虽然有点腾挪不开他的志向,但只要有三尺讲台,他也能慷慨激昂,教书育人。

从向前进家到老街,需要在下角坝头村里绕几个弯,然后到达通往县城的公路,沿着公路往东走两百米,经过药店,左拐就是老街。公交车的站台就设在拐角处。一进老街口,可以看见西面是镇卫生院,东面是镇政府。在西面,依次是卫生院、种子公司、茧子公司、茶馆;在东面,依次是镇政府(镇政府主要是东西方向铺展开)、文化宫、百货公司、新华书店等。电影院还要在新华书店的东面,已经靠近周禹大桥了。粮油站也在老街的东面,但已经是位于尽头了。粮油站里面有榨油坊。一到夏天,远近四乡八里的人都将晒干的油菜子送过来榨菜子油。每逢那个时候,整条老街都飘满了新出菜油的香味。

少年向前进经常在这条街上溜达。多年以后,当向前进看到奈保尔的《米格尔大街》的时候,一种熟悉感油然而生,老街因此浮上心头,多少人和事盘旋不去。向前进印象最深的,不外乎这几个人这几件事。

镇卫生院。镇卫生院里面工作人员并不多,院长是一个微微谢顶严重发福的中年人,叫彭守吾,人称彭院长。其实他很少出现在医院,一般都是在县城的中心医院,是那里的主治大夫,兼任周禹镇院长,只有出了大事,他才会出现在这里。出现的结果有两种,第一是就地抢救病人,第二是将病人带往中心医院。但是无一例外的,病人都会死翘翘。

这里没有对彭院长医术任何的不敬,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乡民比较愚昧。有亲人生了病,家属一般先是找偏方土方,不奏效了,找“老爷”(即巫医),“老爷”摇头了,才会送到镇卫生院,卫生院束手无策了,才会送往市中心医院。之所以走这样的流程,是因为市中心医院离火葬场更近些。

卫生院规模不大,人员配备也不齐整,只有两个男医生和三个女医生。很多人连医生和护士也分不清楚,以为会打针吊盐水的就都是医生。例如钱多多的妈妈就是护校毕业的,大家也喊她“医生”。两个男医生会在中午到文化宫打桌球。他们技术不好,有的时候还会赌点钱,向上进五年级的时候就赢过他们每个人五块钱。除了他们有点轻敌之外,本身技术糟糕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那次本来是向前进和向上进兄弟俩在玩。文化宫的台球是免费的,但要排队,轮上了才能打。向前进和向上进兄弟俩刚轮上,一盘还没有打完,两个医生就闯进来了,连哄带骗,想要把他们吓唬走。向前进想让给他们玩,但向上进不干。他虽然年纪比向前进小,但比向前进勇敢,敢于抵抗。

两个医生,两个孩子,相持不下,场面一时有点僵硬。文化宫的负责人就来劝和,说不如一方出一个人打擂台,输的下,这样大家都能玩。本来还算是一个息事宁人的解决办法,结果两个医生非得要加赌注,输一盘五块钱,结果每个人输了向上进五块钱,很没面子,灰溜溜地回医院了。事发之后,兄弟俩少不得要挨母亲一顿骂。这件事对向前进没什么影响,对向上进影响巨大。首先,他敢跟大人赌钱,并且赢了钱,在同龄人中树立了威信;其次,和向前进不一样,他一下子被“街上人”接受了,成为在孩子中间有头有脸的“街上人”;再次,他的勇敢让他成为孩子王;最后,以此事为发轫,向上进开始更早地进入“混混圈”,成为一个小混混。

向上进和向前进兄弟俩,之所以后面个人发展迥异,此事就已经埋下了伏笔。从此,向前进每次路过卫生院,心里想的不再是打针吃药的恐惧感,而是弟弟挥杆大战两个医生的场景,很有点“植物大战僵尸”的派头。

医院再往南走是茧子公司。周禹位于苏南的中部,是典型的鱼米之乡,苏绣的发源地。在周禹周边的村庄里,很多农妇都会种桑养蚕,每到收茧的时候,茧子公司门口昼夜都会排起一条长长的队伍。那时候来钱的活路不多,很多家庭都会养蚕,以支付日常生活开销和孩子的上学费用。向前进很多同学的母亲都是蚕妇。

蚕是一种特别娇气的动物,不能受寒,更不能闻到一点点化学味道。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情,两家结仇的邻居,一家买了敌敌畏洒在另一家蚕房的上风处,结果蚕宝宝全都僵毙了,让多日的辛劳化为乌有,一家的一年生计也不知所出。受损的农妇唯有号啕大哭,在村里沿圈咒骂。向前进的同学也都有因为抹了发油、面霜之类误入蚕房而遭到父母打骂呵斥的,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看着蜿蜒的队伍依次进入茧子公司,在一番称重结算之后,又出现在门口的欢天喜地的面孔,向前进有多次幻想,如果自己的母亲也养蚕的话,那样自己也可以和他们一样排队了。那个时候向前进还没有读到秦罗敷,也没有看过茅盾的《春蚕》,更无法体味“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心酸。他只是从排队的情形中隐约感受到一种收获的喜悦。乡村孩子这种喜悦感就会多一点,因为每年有两次收成,春收和秋收,看着菜籽、麦子和稻子入仓,他们都会泛起一种生活充实的感觉。不过他们的生活用度却是匮乏的。

在向前进上五年级的时候,周禹赶集的那一天,好多孩子就赶热闹,在人缝里钻来钻去,流连于马戏团、打枪、套箍以及诸多小吃的摊位前。向前进和两个同学一起玩,买了雪糕给他们吃,又请他们看“宝瓶美女”,他们着实羡慕向前进阔绰的零用钱。因为他们软磨硬磨,可能只能从家长那里要到一块两块,只够买一根镇江大雪糕。

现在周禹虽然固定的日期依旧有节场,但盛况已经不再了。

当时一条街挤满了人,能让向前进充分体验到晏子所说的“摩肩接踵,举袖若云,挥汗如雨”,“古之人不余欺也”,而且公路两边也全都是摊贩,甚至有建筑材料,例如椽子和毛竹等,车子经过就像陷进了泥潭里,即使不停按喇叭也无济于事。

现在人们更喜欢去城市里购物,周禹离市区不过十几公里,开车只需十几分钟,即使骑自行车也不要一个小时。初中的时候,向前进和向上进就骑车进城,然后又骑车返回。交通便利后,人们就更喜欢去城里买东西,像“大润发”、“八佰伴”、“华联超市”等,什么货品没有啊,不仅能满载而归,更能大开眼界。

所以现在政府出台的拆迁政策,拆乡并乡,乡镇城市化,城市规模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居住民的欢迎的。不说别的,随着腰包的充实,一个人眼界的开阔,肯定渴望生活在一个更大的地方。一个人有钱了,必然会渴望更换住所,从村里搬到镇上,从镇里搬到城里,从小城市搬到大城市,从北京到纽约,从地球到月球。总之,人类的疯狂和非理性无所不在。这是人类的天性,由此带来的扩张、蔓延、拓展,在所难免。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高武:外挂刚来,却被上门退婚

高武:外挂刚来,却被上门退婚

风干牛肉干
(升级流+小人物崛起+周围都是天才流,主角在天才中脱颖而出) 异族入侵,武道昌盛,世人以武为尊。 穿越十多年的易川终于在高考前两个月解锁外挂。 可就在此时,定下娃娃亲的王乐云却选择上门退婚。 “他连武道大学都考不上,以我的资质怎么可能会嫁给一个入阶武者都不是的人。” 面对王乐云的咄咄逼人,易川坦然接受,只是冷冷地回了一句。 “我易川的目标可不仅仅是成为入阶武者,还有...你王家不会永远是这个王家
都市 连载 36万字
他的吻很甜+番外

他的吻很甜+番外

雀鸣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他的吻很甜作者:雀鸣文案:安雪相亲时,遭遇了一个极品渣男。在危机中,幸得路过的陈先生相救。亲友:要房没房,要车没车,这样的男人你也要?安雪:他有人鱼线,公狗腰,六块腹肌!亲友:……陈先生:……(虽然有钱,但是甘愿被你包养。)金腰带退役拳手vs中医理疗师 轻松
都市 连载 17万字
妄想银行

妄想银行

星新一
这是一个制作得极其巧妙的机器人女郎。可以说,无论多么妩媚动人的美女都比不上这位人工制造的摩登女郎。由于广泛地吸收了所有的美女的长处,所以这位机器人女郎简直成了十全十美的仙女。不过,她老是爱摆架子,常常对
都市 完结 3万字
深宫娇缠

深宫娇缠

安如沐
【追妻火葬场+强取豪夺】 先皇后沈如霜本是庶出,陪着萧凌安历尽艰苦登上储君之位,终于当上了皇后。 可是,萧凌安生性淡漠,忙于朝政,未曾给予她片刻温柔,就连家人将嫡女妹妹送进宫都视若无睹。 她一直告诫自己要母
都市 完结 62万字
高武,我在慢慢变强

高武,我在慢慢变强

浩尘
这是一个灵气复苏、武道昌盛的世界;这是一个地球有着似是而非的平行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这是一个高武的世界,强者们碎星踏月,弱者只能沦为蝼蚁;“叮,检测到宿主符合绑定条件,系统开始绑定。”“1o”“9”......“o”“系统绑定成功”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都市 连载 144万字
参加武考后,我一路无敌

参加武考后,我一路无敌

云青天水在瓶
简介:关于参加武考后,我一路无敌:穿越蓝星,还当社畜?有系统我无敌,看林北一路横扫妖魔横行,看林北如何拯救人族无敌于世,镇压妖魔!本书单女主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
都市 连载 9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