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宜小说jmvip6.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strong>人命关天</strong>

吃饭是头等大事,穿衣这事也不小。

有句老话,叫&ldquo;人生在世,吃穿二字&rdquo;。老话也不一定就对。人生在世,岂能就是&ldquo;吃穿二字&rdquo;?但人活在世上,不能不吃,不能不穿,倒也是事实。所以,饮食和服饰,就不但都很重要,而且还有瓜葛。

奇怪,穿衣戴帽和吃饭能有什么关系呢?偏偏就有。比如&ldquo;服&rdquo;,就有&ldquo;吞食&rdquo;的意思,如服药、服毒。只不过只有吃药(包括吃毒药)才是&ldquo;服&rdquo;,吃别的就不算,但好歹是&ldquo;吃&rdquo;。还有修饰,也并不简单地只是穿着打扮或体面好看,也和吃饭有关的。上古没有&ldquo;修&rdquo;字,只有&ldquo;惰&rdquo;,两字相通,惰就也就是修,而惰的本义则是&ldquo;干肉&rdquo;,或加香料制造而成的干肉。它的字形,是一个人拿着一把锤子面对一大块肉,表示&ldquo;捶而施姜桂&rdquo;的意思。不管什么肉,总要先洗干净以后才好晾晒,所以惰这个字又有洗涤的意思。如果把十条干肉捆在一起,就叫&ldquo;束惰&rdquo;或&ldquo;束修&rdquo;,是古代诸侯大夫相互馈赠的礼物,也是学生向老师致送的酬金。所以孔子说:&ldquo;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rdquo;

修(惰)是&ldquo;制造干肉&rdquo;,饰则是&ldquo;擦拭饭碗&rdquo;。&ldquo;饰&rdquo;这个字,本义是&ldquo;拭&rdquo;,也就是拂拭、清洁。从字形看,是一只手拿着一条餐巾,在拂拭食品或食器上的灰尘和污垢。《周礼?地官?封人》说:&ldquo;凡祭祀,饰其牛牲&rdquo;,这里的&ldquo;饰&rdquo;便是使其清洁之意,不是装饰打扮。所以修(洗涤)和饰(擦拭)也可以连起来,叫&ldquo;修饰&rdquo;。

修饰不是可有可无的,也马虎不得。古时,一个人如果没有好名声,就叫&ldquo;修名不立&rdquo;;而一个大臣如果搞腐败,犯了贪污罪,也不叫&ldquo;不廉&rdquo;,而叫&ldquo;篮簋不饰&rdquo;。篮(fu),长方形,是一种古代食器,青铜制,有盖有耳,用以盛黍稷稻粱。簋(guT)也是一种古代食器,青铜或陶制,圆口圆足,也用以盛黍稷稻粱。也就是说,簠是方饭碗,簋是圆饭碗。&ldquo;不饰&rdquo;则是&ldquo;不常擦拭,没弄干净&rdquo;。饭碗既然弄不干净,当然要&ldquo;丢饭碗&rdquo;啦!

又岂止是会丢饭碗,弄得不好,还会掉脑袋。春秋时,一个名叫诸师声子的人就差点因此而脑袋搬家。因为他在参加国君的宴会时,穿着袜子就登上了酒席,于是他的国君卫出公便勃然大怒,喝令&ldquo;推出午门斩首&rdquo;。尽管诸师声子再三解释,说自己不脱袜子,是因为脚上生疮,恐怕君王见了会呕吐,也无济于事,最后只好落荒而逃,才幸免一死。

这也奇怪。不就是没脱袜子吗?也值得说翻脸就翻脸,甚至要问以死罪?原来,古人席地而坐,因此进门必须脱鞋。脱鞋之后,脱不脱袜,则要看身份。如果身份相当,可以不脱;如果是卑者见尊者,如臣下见君主,儿媳侍翁姑,就一定要光着脚,叫做&ldquo;跣足&rdquo;。跣足是表示敬意的方式。当年晋悼公盟会诸侯于鸡丘时,为了向执法如山的中军司马魏绛表示敬意,就曾&ldquo;跣而出&rdquo;。君对臣示敬尚且要&ldquo;跣足&rdquo;,诸师声子&ldquo;袜而登席&rdquo;,当然要被视为&ldquo;大不敬&rdquo;。能死里逃生,实属万幸。

袜子不脱不行,帽子乱戴也不行。另一个名叫子臧的人就当真为此掉了脑袋。这位子臧,大概也确实是个花花公子,竞喜欢一种名叫&ldquo;聚鹬冠&rdquo;的装饰。所谓&ldquo;聚鹬冠&rdquo;,大约就是用鹬羽做成的帽子。鹬(yu)羽色黄、褐、沙灰,密缀细碎斑纹。聚鹬而冠,可能比较好看,却是&ldquo;非礼之服&rdquo;,或者说是&ldquo;奇装异服&rdquo;。他老爸郑文公听说后,十分厌恶反感,居然买通强盗,把自己这个亲生儿子,诱拐谋杀在陈宋之间的某地。

这又奇怪。不就是一顶帽子吗?何至于谋杀亲生儿子呢?但在中国古代,帽子却是不好随便乱戴的。比如春秋时陈灵公戴着楚国的便帽(南冠)去会情妇,东周王朝的使臣单襄公便断定他要倒大霉,也该亡国。后来,陈灵公果然被情妇的儿子射死在马厩里,楚军也打进了陈国。所以我们现在还说:&ldquo;不要乱扣帽子。&rdquo;帽子戴错了,那是要出人命案的。

人命关天,当然不能含糊。穿衣戴帽,又岂能说是小事?

其实,中国人并没有厚此薄彼,只重饮食不重服饰。我们常说的&ldquo;衣食住行&rdquo;、&ldquo;衣食父母&rdquo;等等,&ldquo;衣&rdquo;不是就排在&ldquo;食&rdquo;的前面吗?衣不蔽体,不是和&ldquo;食不果腹&rdquo;同样悲惨吗?所以,就像吃饭是政治问题一样,穿衣也会和政治发生关系。就拿前面提到的那位身为&ldquo;内阁总理&rdquo;的&ldquo;天官冢宰&rdquo;来说,他就不但领导着一大帮厨子,也领导着一大帮裁缝。在他的下属官员和职员中,也有不少人在编制上,是归属于&ldquo;服饰部&rdquo;的①。人数虽然没有&ldquo;膳食科&rdquo;多,却也相当可观。

<strong>文明与野蛮</strong>

事实上,正如治国之道常常被看作是烹调术,它也常常被看作是纺织业。中国古代的所谓&ldquo;圣王&rdquo;,都被描述成&ldquo;经天纬地&rdquo;的大人物。经,是织布机或纺织品的纵线,纬则是横线。经天纬地,就是像纺纱织布一样有条有理地治理天下。

其实,所谓&ldquo;治理&rdquo;,原本也是纺织业上的术语,即把一团乱麻或乱丝,&ldquo;理&rdquo;出一个头绪来。治理的&ldquo;治&rdquo;,本来是&ldquo;乱&rdquo;(乱),而&ldquo;乱&rdquo;这个字,本义又是&ldquo;治&rdquo;。它的字型,上面有&ldquo;爪&rdquo;,下面有&ldquo;又&rdquo;,中间是丝。丝容易&ldquo;乱&rdquo;,所以必须用一只手在上面抓着,又一只手在下面托着,才有可能&ldquo;理顺&rdquo;。理顺就是&ldquo;治&rdquo;,不理顺或理不顺就是&ldquo;乱&rdquo;。天下大乱以后便是天下大治,天下大治以后又天下大乱,真是&ldquo;剪不断,理还乱&rdquo;,所以要有&ldquo;经天纬地&rdquo;的大人物来收拾局面。后来,大家也觉得治和乱都用一个字,难免混淆不清,于是才用治水之&ldquo;治&rdquo;,代替了理丝之&ldquo;乱&rdquo;(乱)。

治理天下国家,既然有如&ldquo;理乱丝&rdquo;,或如&ldquo;烹小鲜&rdquo;,则&ldquo;王天下&rdquo;者,也必是裁缝或厨师。比如伏羲(庖牺)是大厨师,黄帝(轩辕)则是大裁缝。据说,他是我们民族最早的服饰发明家,也是最早拟订服饰体制的大礼学家。黄帝的主要发明,是旃、冕和旒。旃是一种军旗,冕是一种礼帽,旒则是旗下的飘带和冕前的下垂物。看来,黄帝的主要贡献,在于&ldquo;饰&rdquo;。而养蚕业和制衣业的发明人和领导人,则分别是他的正妻嫘祖和他的臣属胡曹。当然,他们的功劳也都可以照例归于黄帝。据说,自从黄帝制定了服饰礼仪后,紊乱无序的天下便变得井然有序了。以后,尧、舜二位,也照此办理。传位到禹,虽然自己的穿着不讲究,但祭礼之服还是不含糊的。这就叫做&ldquo;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rdquo;。

伏羲是三皇之首,黄帝是五帝之先,尧和舜都是神话了的部落联盟长,他们几位带了头,以后的&ldquo;圣王&rdquo;,或比圣王低一等的&ldquo;明君&rdquo;,或比明君还低一等的候补明君,以及预备辅佐他们平治天下的儒臣门,便都相当地重视服饰的事情,而且往往能&ldquo;上纲上线&rdquo;到国家兴亡、民族存亡的高度。比如衣襟向右开(右衽)还是向左开(左衽),就不是可以马虎的小事。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讨论对管仲的评价问题。他的两个学生子路和子贡都认为管仲&ldquo;不仁&rdquo;。因为管仲原是公子纠的师傅。齐桓公(即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夺君位,杀了公子纠,公子纠的另一位师傅召忽因此殉节而死,而管仲非但不自杀,反倒投靠桓公,成了桓公的得力辅佐,这不是叛徒吗?怎么能算是&ldquo;仁&rdquo;呢?孔子却说,啊!要是没有管仲,我们这些人,只怕都早已披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可见,在孔子这里,衣襟向哪边开,至少比谁当国君要重要一些,也比什么&ldquo;从一而终&rdquo;要重要一些。

这就很有些非得要弄清姓资姓社,分个白猫黑猫的味道了。其实,不管白猫黑猫,能逮老鼠就是好猫。同样,也甭管右衽左衽,穿着舒服漂亮就是好衣服,哪怕当中开缝也行。然而孔子他们不这么看。在孔子他们看来,衣襟要是开反了,就会从文明变成野蛮。儒家是很看重这个区别的。用他们的话说,就叫&ldquo;夷夏之别&rdquo;。夷就是蛮夷,也就是野蛮人;夏就是华夏,也就是文明人。文明人和野蛮人有什么区别呢?首先是吃饭不同,&mdash;&mdash;野蛮人吃生肉,文明人吃熟食。再就是穿衣不同。《礼记?王制》说:东方的野蛮人叫&ldquo;夷&rdquo;(东夷),披头散发,身上刻花纹(披发文身);南方的野蛮人叫&ldquo;蛮&rdquo;(南蛮),也是光着身子,脸上脚上刻花纹(雕题交趾);西方的野蛮人叫&ldquo;戎&rdquo;(西戎),披头散发,拿野兽皮裹在身上(被发皮衣);北方的野蛮人叫&ldquo;狄&rdquo;(北狄),拿鸟羽毛做衣服,住在洞里(衣羽毛穴居)。这些都是&ldquo;不开化&rdquo;民族,通通只能算作野蛮人,没法和华夏民族相提并论。

其实华夏民族先前也是茹毛饮血光着屁股的。能拿兽皮鸟羽遮遮身子,就很不错。任何民族都有一个&ldquo;开化&rdquo;的过程。&ldquo;开化&rdquo;之前,谁不是这样?然而现在不同了。现在既已得了&ldquo;先王教化&rdquo;,衣冠楚楚起来,自然要视披发文身为野蛮,羞与为伍。甚至连衣襟向左边开都要视为奇耻大辱,不能接受。

原来服饰是文化的象征和标志,是有文化与没文化、文明与野蛮、进步与落后的分水岭,那当然不得开玩笑。因此,一个中国人,如果穿上了&ldquo;夷狄&rdquo;的服装,就会为他人所不齿。比如《阿Q正传》中的那位钱太爷的大儿子,从东洋留学回来,腿也直了,辫子也不见了,一身的西装革履,手上还拎了根&ldquo;司的克&rdquo;,自以为摩登得了不得,可是父老乡亲都不&ldquo;吃&rdquo;那一套,背地里叫他&ldquo;假洋鬼子&rdquo;。&ldquo;鬼子&rdquo;已不是人,何况还是假的?自然不但&ldquo;人格&rdquo;卑下,只怕连&ldquo;鬼格&rdquo;也没有。连带他的老婆,虽然因此而跳了三回井,也为虽穷且乏又罕有头发却毕竟留着一条小辫子的阿Q所不齿,认定她竟然&ldquo;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rdquo;所以,当阿Q躲在土谷祠里大做其&ldquo;革命梦&rdquo;兼&ldquo;女人梦&rdquo;时,便把&ldquo;假洋鬼子的老婆&rdquo;从候选人的名单中坚决地剔除出去。

<strong>体与面</strong>

衣襟开反了尚且不行,不穿衣服就更不行。禽兽才不穿衣服,野蛮人才不穿衣服么!有谁愿意做禽兽做野蛮人呢?没有。

所以,依照传统礼法,不要说裸体,便是露出腿子也是犯规的。只有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裸露上身或胳臂,谓之&ldquo;肉袒&rdquo;。比如西汉太尉周勃,为了铲除吕太后的余党,要夺军权,就对将士们说:愿意帮助姓吕的,把右边胳膊露出来(右袒);愿意帮助姓刘的,把左边胳膊露出来(左袒)。结果,&ldquo;三军皆左&rdquo;,周勃便顺利地接管了兵权,灭了诸吕。又比如,赵国的大将军廉颇,为了向蔺相如表示敬意和歉意,就曾&ldquo;肉袒负荆&rdquo;,&ldquo;至蔺相如门谢罪&rdquo;。&ldquo;荆&rdquo;是带刺的荆条,可以为鞭;古人受刑,要&ldquo;右袒&rdquo;。所以,你要是有事没事的也光着膀子,大家就以为你要&ldquo;负荆请罪&rdquo;,或者是要找人打架了。

除此以外,肉袒体裸,都是严重的失礼行为。不吃那一套的,只有两类人物。一类是江湖好汉,还有一类是魏晋名士。李逵,大约是经常光着膀子的。嵇康,打铁的时候想来也曾光着膀子。嵇康是名士中的名士,而名士则是魏晋时代的&ldquo;嬉皮&rdquo;,很&ldquo;前卫&rdquo;的,也很&ldquo;酷&rdquo;,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也不把礼法放在眼里。何况他们还要吃药。吃药以后要发散,吃酒以后要出汗,于是他们便常常帽子也不戴,衣服也不穿。其中有个叫刘伶的,更公然一丝不挂地在家见客。客人一看,脸都白了,他反倒理直气壮地对客人说:天地就是我的房屋,房屋就是我的衣服,请问诸君为什么要走进我的裤子里面来?大家也只好把他当疯子。但说得出这种疯话的,也就是刘伶吧!

自己裸体是&ldquo;无礼&rdquo;,观看别人裸体当然更是&ldquo;失礼&rdquo;。春秋时的曹共公就干过这种事。他听人说流亡公子重耳的肋骨是连成一片的,竟然趁着重耳洗澡的时候,躲在帘子后面偷看。这种严重的失礼行为,当然要受到严惩。所以重耳回国当了国君(即晋文公)后,第一个要报复的就是曹国,而且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他灭了。

大概正是这种文化上的原因,裸体艺术和健美运动,在近代中国便一再受挫,风波迭起。因为裸体艺术和健美运动,既是自裸,又是观看他人之裸,是双重的&ldquo;不礼&rdquo;,岂能容忍?至于日本的&ldquo;男女同浴&rdquo;,西方的&ldquo;天体运动&rdquo;,当然更加不合中国国情,即便有人倡导,也断然不会有人响应并以身试法的。《诗经》上说:看看那些老鼠吧!老鼠尚且有张皮。人要是没有礼仪,那就连老鼠都不如。可见光有血肉之躯是不行的,还得要有服饰。只有&ldquo;体&rdquo;,没有&ldquo;面&rdquo;,也不&ldquo;体面&rdquo;,甚至&ldquo;不是人&rdquo;。

这就难怪中国人要相当重视服饰了。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嘛!事实上,在中国人看来,&ldquo;衣不蔽体&rdquo;和&ldquo;食不果腹&rdquo;是同等的悲惨,而&ldquo;解衣衣我&rdquo;也和&ldquo;推食食我&rdquo;同样恩重于山。中国的平民百姓,只要不是穷到实在活不下去的程度,也通常会有一两件比较&ldquo;体面&rdquo;的衣服,以用于较为重要的场合。不过,所谓&ldquo;体面&rdquo;,也并非一定就是富丽华贵或崭新漂亮。孔子就曾赞美他的学生子路(仲南),说穿着旧丝绵袍和穿着狐皮貉裘的人站在一起,却毫无愧色的,大概也就是阿由吧!可见中国人的注重服饰,首先不是要漂亮,也不是要舒服,而是要&ldquo;合礼&rdquo;。

古人很看重服饰的礼仪,一旦失礼便可能酿成大祸。公元前559年,有一天卫献公约请孙文子、宁惠子两位吃饭。孙、宁二人依照礼制,准时准点穿上朝服,衣冠楚楚地等在朝廷,一直等到太阳落山也不见献公的影子。一问,才知道他老先生还在园子里射鸿。两位大夫没有办法,只好又衣冠楚楚地赶到园子里。献公见了他们,连&ldquo;皮冠&rdquo;也不脱,就和他们说起话来。孙、宁两位当场勃然大怒。因为&ldquo;皮冠&rdquo;是田猎和军事的服饰。皮冠面对的,不是野兽,就是敌人。因此,即便是君见臣,也要先免去皮冠,才能说话,否则便是侮辱。卫献公请客吃饭,不按时开饭已是失礼,又居然戴着皮冠和被请的人说话,当然要被视为有意侮辱。君视臣为禽兽,则臣视君为寇仇。孙文子便发动政变,把卫献公驱逐出境,直到十二年后才得以回国。穿衣戴帽的事,岂是含糊得的?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真千金重生后,全家火葬场了

真千金重生后,全家火葬场了

闪闪
前世,沈晏被亲生父母找回,对家人满心期待的她只得到了奶奶的欢迎。后来,沈晏被诬陷杀了奶奶,锒铛入狱。 在狱中,她遭遇非人折磨,却得知害人者,正是假千金。 沈晏跟假千金同归于尽,一睁眼,她重生了! 这一世,她不再对那个家抱有期待。 沈晏决心要过好自己的日子,揭穿假千金真面目,保护好疼爱她的奶奶,却意外发现自己的身世另有隐情。 当事情尘埃落定,沈晏发觉身后一直有一道身影为她保驾护航。
都市 连载 171万字
迷宫中的将军

迷宫中的将军

加西亚·马尔克斯
《迷宫中的将军》成书于八十年代末。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与哥伦比亚、墨西哥以及委内瑞拉的历史学家们一起进行了两年的调查。本作品描写了南美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生命中沿着马格达莱纳河幻影般的最后一趟旅程。这趟旅程
都市 完结 10万字
上校追妻任务

上校追妻任务

匿风而行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上校追妻任务》作者:匿风而行文案:故事是从特战大队大队长杨越一个不小心睡了他睡不起的女人程筱亦开始,从此,上校的漫漫追妻之路开始了!对程筱亦来说,夜路走多了,难免被一盆狗血扣在头上——某月黑风高夜……她和竹马小哥XXOO了!失身女vs负责男的狗血爱情于是便上演了
都市 连载 36万字
盛世高武

盛世高武

懒橘老留
苏言,一个武道高中生,一步步成长,一步步进化,见到了光鲜亮丽背后的默默付出,见到了薪火相传之下的铁骨铮铮,见到了前赴后继换来的盛世太平。这几年,众生太难,一切不过是苦苦支撑罢了。于是,他决定了,他要还后辈一个锦绣盛世。
都市 连载 0万字
都市之至尊武神

都市之至尊武神

落雨浮梦
身怀逆天神功,拥有无敌的医术。以武神之名镇守天下。在花花都市里,成就至尊神话。(落雨书友交流群,群聊号码:741193246)(落雨全订粉丝群:78o757758。自带粉丝值截图和全订截图,需审核。)... 《都市之至尊武神》
都市 连载 474万字
天字一号缉灵组

天字一号缉灵组

夏汭生
人所归为魂,魂逡之不去则化鬼,鬼所念非善终成恶灵。 ==== ①都市灵异文,也就第一章 恐怖吧_(:з」)_ ②捉鬼谈情两不误,还有萌宠热炕铺。 ③欢迎吐槽欢迎撒花,不接受人身攻击。 ==== 内容标签: 强强 灵异神怪 情有独钟 爽
都市 完结 4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