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宜小说jmvip6.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strong>金鱼袋,石榴裙</strong>

礼仪,其实也是很麻烦的。

穿衣要怎样才&ldquo;合礼&rdquo;?无非两条。一是合身份,二是合场合。所谓&ldquo;合场合&rdquo;,就是在不同的场合下,相应地使用不同的服饰。比如参加正式会议,穿着太随便就不合适;而闲居在家,西装革履的也很可笑。所以,稍微有点身份的人,尤其是古代那些既有身份又注重礼仪的人,常常就会不停地换衣服。比如,行礼时着礼服,祭祀时着祭服,治丧时着丧服,上朝时着朝服,闲居时着燕服。穿什么衣服,就得配什么鞋。穿祭服着舄(重底鞋),穿朝服着履(一般的鞋),穿燕服着屦(葛麻制单底鞋),出门着屐(木底鞋)。光是鞋就有这么多种,别的就更不用提了。

但这些规定,都必须严格遵守,否则便是&ldquo;失礼&rdquo;。

不过更重要的还是要合身份。中国古代的服饰是有制度的。什么人用什么服饰,包括款式、面料、色彩、纹饰,都作了严格的规定。比如周代的时候,只有天子、诸侯、大夫、士这些有一定地位的男子,才能使用上衣下裳的款式,妇人和庶人就只能穿衣裳相连的&ldquo;深衣&rdquo;。汉代的平民百姓则只能穿本色麻布,染个颜色都不行。唐以后,又规定明黄色为皇帝专用,所以赵匡胤&ldquo;黄袍加身&rdquo;,也就意味着登上了帝位。明代则规定官民人等不得服用蟒龙、飞鱼、斗牛等图案,或一定品级的官员可用蟒,不得用龙。蟒袍和龙袍是不同的。穿蟒袍的是大臣,穿龙袍的是皇上,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ldquo;龙飞凤舞&rdquo;。

用了高于自己身份的服饰,便是&ldquo;僭越&rdquo;,犯了&ldquo;大不敬&rdquo;的罪;但如特许使用,则是极大的恩典,应予特别的炫耀和声明。比如,宋朝的时候,凡有资格穿紫色、绯色公服的官员,都必须佩挂金、银装饰的&ldquo;鱼袋&rdquo;。服紫佩挂金鱼袋,服绯佩挂银鱼袋。服紫色要三品或四品以上,服绯色也要六品以上。如职位品级太低,又有特殊情况(如出使等),需要佩挂鱼袋,必须先借用紫、绯之服,时称&ldquo;借紫&rdquo;、&ldquo;借绯&rdquo;。如果穿紫佩鱼是皇上所赐,则是一种较高的荣誉,在填写自己的职衔时,必须加以申明。例如宋初向太祖上《三礼图》,奏请重新制定服饰制度礼仪的博士聂崇义,就被赐紫服、佩金鱼袋。因此这位老兄的正式职衔的全称就是&ldquo;通议大夫国子司业兼太常博士柱国赐紫金鱼袋&rdquo;。身上穿件紫衣服,腰里挂个金鱼袋,也算一种职称,必须添进&ldquo;干部履历表&rdquo;里去,或印在&ldquo;名片&rdquo;上,还要特别说明是政府颁发的而不是借来的,这在今人看来未免可笑,但在古人看来则极为正常。

显然,在中国古代,服饰的等差,首先并不取决于&ldquo;贫富&rdquo;(有没有钱),而是取决于&ldquo;贵贱&rdquo;(有没有衔)。没有地位,钱再多,也是白搭,此即所谓&ldquo;民虽有富者,衣服不得独异&rdquo;也。汉制更规定,平民凡有一人经商者,其全家人均不得服用锦、绣、绮等丝织品,也不得服用毛织品、细葛布和白细苎麻布。所以到了可以&ldquo;卖官鬻爵&rdquo;的年代,商人们都愿意花成千上万的银子,去&ldquo;捐个前程&rdquo;,买个官位,比如清末商人胡雪岩,靠帮左宗棠筹饷而&ldquo;赏穿黄马褂&rdquo;即是。总之,不穿衣服固然是&ldquo;失礼&rdquo;,衣服穿的不对头同样是&ldquo;失礼&rdquo;。

既然一定的身份才能使用一定的服饰,那么一定的服饰也就代表了一定的身份,成了人们的&ldquo;身份证明&rdquo;,或成了身份、地位、职业的代名词。比如大家熟知的&ldquo;冠盖&rdquo;(达官贵人)、&ldquo;布衣&rdquo;(平民百姓)、&ldquo;袈裟&rdquo;(佛教僧侣)等。

又如&ldquo;缙绅&rdquo;,原指&ldquo;系绅带而插笏&rdquo;。笏,是古代大臣们上朝时,随身携带用来写&ldquo;发言提纲&rdquo;或做&ldquo;会议记录&rdquo;的狭长板子,有点像今天的&ldquo;商务通&rdquo;。这板子在不用时,就插在腰间那条绅带上,就像今人把呼机或手机别在皮带上一样。所以,缙绅也就是大臣。后来,凡是有系绅插笏之资格,再后来,凡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便都称为&ldquo;缙绅&rdquo;,又称&ldquo;绅士&rdquo;,用今天的话说就是&ldquo;皮带族&rdquo;。不过,今天的&ldquo;皮带族&rdquo;可不都是绅士,甚至可能连&ldquo;白领&rdquo;都不是。至于现代&ldquo;绅士&rdquo;们,则八成是不会把手机、呼机、商务通&ldquo;一个都不能少&rdquo;的全都别在皮带上的。

此外如&ldquo;乌纱帽&rdquo;、&ldquo;石榴裙&rdquo;,也都用于指代某些特定身份的人。&ldquo;乌纱帽&rdquo;是明代公服,&ldquo;石榴裙&rdquo;是唐代时装。戴&ldquo;乌纱帽&rdquo;的好歹也是个七品县令,穿&ldquo;石榴裙&rdquo;的则多半是都市丽人。再如&ldquo;纨绔&rdquo;,原本是指用细致洁白的薄绸(纨)做成的一种不连裆的套裤(绔),类似于今之开裆裤。这种服装,依例只有贵胄子弟才能服用。贵胄子弟穿着这样&ldquo;又轻又薄&rdquo;的开裆裤到处吃喝玩乐,寻花问柳,自然&ldquo;轻薄&rdquo;得可以,所以&ldquo;纨绔&rdquo;又用来指古时的&ldquo;高干子弟&rdquo;和&ldquo;轻薄少年&rdquo;。至于长衫,则为儒生之服饰。孔乙己的一件长衫,尽管又脏又破,却决不肯脱下,就是害怕丢了他读书人的身份之故。

<strong>人生礼仪</strong>

一个人的服饰既然由身份来决定,那么,身份的获得也就当然由服饰来表明。比方说,授予学位要戴博士帽,授予军衔要换肩章等等。人的一生中,身份显然要屡屡变化:成年、婚娶、生子,最后要死。有的人,还要担任和晋升职务,获取功名。这样,服饰的变换便贯穿一个人的终身,成了一个人的人生礼仪。

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是男子的&ldquo;冠礼&rdquo;和女子的&ldquo;笄礼&rdquo;。冠礼和笄礼,说白了,就是改变发式。清代以前,古人是留全发的。婴儿生下三个月后,要选择黄道吉日,剪一次头发,只保留两小撮。这两小撮头发,男孩留在左右两侧,有如牛头,叫&ldquo;角&rdquo;;女孩则一前一后,有如马首,叫&ldquo;羁&rdquo;。也有按男左女右的方位只留一小撮的。也就在这一天,母亲把孩子抱去见父亲,父亲拉着孩子的右手或抚摩着他的头,给他起一个&ldquo;名&rdquo;。这一仪式,无妨叫做&ldquo;命名礼&rdquo;。它标志着承认孩子已正式来到人问,加入家族。

剪去的头发长出之后,便不再剪,而是向两边分梳,长齐眉毛,叫做&ldquo;两髦&rdquo;。所以儿童又叫&ldquo;童髦&rdquo;。或者把&ldquo;两髦&rdquo;总束起来,扎在头上,一边一束。这两束头发,男孩的状如兽角,叫做&ldquo;总角&rdquo;;女孩的状如树桠,叫做&ldquo;丫头&rdquo;。所以孩童时代又叫&ldquo;总角之时&rdquo;,年幼或地位低的女孩又叫&ldquo;丫头&rdquo;。

男孩长到二十岁(二十岁左右),女孩长到十五岁,就要举行&ldquo;冠礼&rdquo;和&ldquo;笄礼&rdquo;。所谓&ldquo;冠&rdquo;,就是把头发盘到头顶上,先从根部束住,盘成髻然后加冠以固定。&ldquo;笄&rdquo;则是不用冠,只用&ldquo;笄&rdquo;或&ldquo;簪&rdquo;固定。冠笄之前,要先用&ldquo;筮法&rdquo;来决定日期和加冠加笄的来宾,叫&ldquo;筮日&rdquo;和&ldquo;筮宾&rdquo;。这日期,便有似于西方之&ldquo;受礼日&rdquo;;这来宾,则有似于西方之&ldquo;教父&rdquo;。届时,来宾就在一定的礼仪程序中把规定的服饰授予该青年,并为他们取一个&ldquo;字&rdquo;。宾取之字与父命之名,一般都有一定的联系,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或相关。如颜回字子渊,取&ldquo;渊乃回水&rdquo;之义;又如曾点字皙,取&ldquo;点乃小黑&rdquo;而&ldquo;皙乃色白&rdquo;之义;再如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盖因轼是车前横木,瞻是凭轼观看,而&ldquo;辙由轨出&rdquo;。这两个人的名和字,倒与他们的性格相符:苏轼做人行事较为前瞻,苏辙则循规蹈矩得多。

有了字,也就有了尊称。直到民国时期,中国人如要表示尊敬或客气,都要称对方的字,有如俄国人之称&ldquo;父名&rdquo;(彼得洛维奇之类)。卑者对尊者说话,只能称字。尊者对卑者说话,则直呼其名。但是,无论尊卑,自称都不能称字。子路固然只能说&ldquo;由也为之&rdquo;,便是孔子,也只能说&ldquo;丘也闻之&rdquo;。如果自己称字,便是失礼,也是大笑话。

一个未成年的小孩子,当然是无须尊称的,故儿童无字。加冠加笄之后,有了字,也就意味着&ldquo;成年&rdquo;,故冠礼和笄礼即&ldquo;成年礼&rdquo;。既已成年,便可婚嫁,所以古人也就常常在举行冠礼和笄礼的同时,为子女订婚许嫁,而&ldquo;冠礼&rdquo;也往往称为&ldquo;婚冠礼&rdquo;。一个女孩子,到了十五岁,如果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婆家,便不举行笄礼,也不取字。因为未嫁之女决不能抛头露面与外人结交,只能藏在深闺,当然也就没有尊称的必要。所以女子未嫁之前,便叫&ldquo;待字闺中&rdquo;。意思是女儿还小,还没有一个&ldquo;字&rdquo;,不是嫁不出去。其实她又哪里是在等待什么&ldquo;字&rdquo;,多半是当爹妈的还没有物色到&ldquo;乘龙快婿&rdquo;,或嫁妆还成问题罢了。

男子结发加冠后才能娶妻,女子许嫁后才能结发加笄,于是,&ldquo;结发&rdquo;就几乎成了&ldquo;结婚&rdquo;的同义词。当然,不是所有的夫妻都可以叫做&ldquo;结发夫妻&rdquo;。&ldquo;二婚&rdquo;就不算。原则上讲,只有那些刚刚成年就结婚的,才好这么叫。刚刚成年就结婚,当然不可能结过好几回。所以,但凡第一次结婚的夫妻,也都可以称作&ldquo;结发夫妻&rdquo;,而不拘结婚时芳龄几何。但要说清楚,结发,即行冠礼笄礼,不是把夫妻两人的头发捆在一起。

有句话说:&ldquo;男大当婚,女大当嫁。&rdquo;冠礼和笄礼作为&ldquo;成丁礼&rdquo;,当然是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项。不过到了周代,便只有贵族子弟成年以后才能&ldquo;冠&rdquo;,庶民子弟则只能&ldquo;帻&rdquo;,即只能用头巾把头包起来,而不能戴冠。可见,&ldquo;高帽子&rdquo;也不是人人都好随便戴的。所以,我们今天还把恭维他人,称作&ldquo;戴高帽子&rdquo;;把喜欢别人吹捧,叫做&ldquo;爱戴高帽子&rdquo;。只是到了&ldquo;文化大革命&rdquo;中,高帽子才落到了&ldquo;牛鬼蛇神&rdquo;的头上。这也不奇怪。因为&ldquo;文化大革命&rdquo;原本就是要&ldquo;大革文化命&rdquo;,服饰的文化意义,自然也就被颠倒了。

其实,这一大&ldquo;发明&rdquo;也是有&ldquo;针对性&rdquo;的。因为被戴&ldquo;高帽子&rdquo;的,不是&ldquo;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rdquo;,就是&ldquo;反动学术权威&rdquo;,想当然平时都爱戴&ldquo;高帽子&rdquo;,或戴过&ldquo;高帽子&rdquo;,那就让你们戴个够,看你们以后还想不想戴!

<strong>义务与修养</strong>

的确,&ldquo;高帽子&rdquo;是不好随便乱戴的,因为它意味着特殊的权利和义务。

就说&ldquo;冠&rdquo;。依周礼,贵族子弟之加冠,凡三次。首加&ldquo;缁冠&rdquo;,这是参加各种政治活动的服饰。次则加&ldquo;皮弁&rdquo;,这是猎装和军帽,所以往往同时还要带剑。三加&ldquo;爵弁&rdquo;,乃&ldquo;宗庙之冠&rdquo;,地位仅次于&ldquo;冕&rdquo;。有冠有冕,自然&ldquo;冠冕堂皇&rdquo;。只有冠没有冕,也是不小的体面,何况还能佩剑?所以贵族子弟都很盼望着能早日加冠。

一加缁冠,有治权;二加皮弁,有兵权;三加爵弁,有祀权。&ldquo;国之大事,唯祀与戎&rdquo;,因此贵族们的&ldquo;冠&rdquo;,便有非同小可的意义,应视为生命的一部分,即便到死,也不能&ldquo;免冠&rdquo;。公元前480年,卫国发生内乱。战斗中,孔子的忠实信徒子路被人用戈击断了冠缨。子路说:&ldquo;君子死,冠不免&rdquo;,便一面用双手系着冠缨,一面被人砍成了肉泥。孔子听到这个消息后,痛不欲生,立即吩咐厨房倒掉所有已做好的肉酱。

三次加冠后,初冠之青年还要拜见国君和元老,倾听他们的教诲。这很有必要。因为服饰不仅意味着权利和义务,同时还意味着道德的修养。就拿成年人的发式来说,无论贵族男子的&ldquo;冠&rdquo;,庶民男子的&ldquo;帻&rdquo;,还是女子的&ldquo;笄&rdquo;,都要束发。束发当然有实用的功能。古人留全发,倘不束在头顶,随风飘散,既不成体统,亦诸多不便。不过,在中国文化这里,它还有一层意思,就是&ldquo;约束&rdquo;。就是说,一个人,一旦成年,就要接受社会道德律令的规范和约束,其标志就是&ldquo;束发&rdquo;,一如犹太人与上帝签约后的&ldquo;割礼&rdquo;。所以,束发的时候,主持仪式的嘉宾就要对束发者发表训词,也就是趁机进行道德教育吧。

显然,&ldquo;修饰&rdquo;也就是&ldquo;修养&rdquo;。蓬头垢面不但不雅观,而且不道德,因为那意味着不能修饰和约束自己,也就同时意味着不能接受社会道德的规范。所以孔子说:&ldquo;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rdquo;这里的&ldquo;束修&rdquo;,应理解为&ldquo;束发修面&rdquo;,而不是或不仅仅是通常说的&ldquo;十条干肉&rdquo;。即使是十条干肉,也不完全是或仅仅是学费,而主要表示自己能够接受老师的&ldquo;约束&rdquo;和&ldquo;修饰&rdquo;,因而才叫&ldquo;束修&rdquo;。同理,孔乙己穿长衫并不可笑,可笑的在于那件长衫又脏又破,不洗不补,与理应修饰的读书人身份不符,这才成为笑柄。

读书人为什么就特别要讲究修饰呢?因为他是&ldquo;文人&rdquo;,是&ldquo;君子&rdquo;,是&ldquo;士&rdquo;,因此不能不&ldquo;文&rdquo;。有一次,卫国大夫棘子成问孔子的学生子贡:一个君子只要有优秀的素质和品质就行了,何必还要修饰呢(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的回答是:如果文就是质,质就是文,虎豹的皮也就是犬羊的皮啦!也就是说,君子与小人,就像虎豹与犬羊。虎皮豹皮之所以比狗皮羊皮高贵,就因为虎豹的毛是有花纹(文)的。如果去掉这些有文采的毛,虎豹之皮也就与犬羊无异。同理,君子如果&ldquo;不文&rdquo;,又与小人何异?所以,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文饰首先是道德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漂亮好看。

其实,古代中国人的服饰,几乎无不具有道德的意义。比如冠就是贯,表示一以贯之、始终如一的意思;弁就是辩,表示辩明身份、明辨是非的意思;冕就是免(免是冕的本字),也就是勉(勉本写作免),表示勤勉国事,以德相勉的意思。又比如,衣就是依,表示依附;衽就是任,表示担任;襟就是禁,表示禁止;至于履,则表示履行职责、实践礼法,也表示脚踏实地、行得正站得直,等等。

最有趣的是饰物。比如戴冠冕的人,都要在两耳之处各垂一颗珠玉,叫做&ldquo;充耳&rdquo;。充耳并不真的要塞进耳朵,而是悬挂在耳旁,提醒戴冠者不要轻易听信谗言,叫做&ldquo;充耳不闻&rdquo;。冠冕的前后两方,则要悬挂玉串,提醒戴冠者不要去看那些不该看的,叫做&ldquo;视而不见&rdquo;。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也就是&ldquo;非礼勿视,非礼勿听&rdquo;的意思。可惜后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两个词的意思也就全变了,没多少人知道它们和服饰还有什么关系。

看来,服饰这玩意儿,意思还不小。

因此我们很想知道,它究竟都有些什么意思。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真千金重生后,全家火葬场了

真千金重生后,全家火葬场了

闪闪
前世,沈晏被亲生父母找回,对家人满心期待的她只得到了奶奶的欢迎。后来,沈晏被诬陷杀了奶奶,锒铛入狱。 在狱中,她遭遇非人折磨,却得知害人者,正是假千金。 沈晏跟假千金同归于尽,一睁眼,她重生了! 这一世,她不再对那个家抱有期待。 沈晏决心要过好自己的日子,揭穿假千金真面目,保护好疼爱她的奶奶,却意外发现自己的身世另有隐情。 当事情尘埃落定,沈晏发觉身后一直有一道身影为她保驾护航。
都市 连载 171万字
迷宫中的将军

迷宫中的将军

加西亚·马尔克斯
《迷宫中的将军》成书于八十年代末。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与哥伦比亚、墨西哥以及委内瑞拉的历史学家们一起进行了两年的调查。本作品描写了南美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生命中沿着马格达莱纳河幻影般的最后一趟旅程。这趟旅程
都市 完结 10万字
上校追妻任务

上校追妻任务

匿风而行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上校追妻任务》作者:匿风而行文案:故事是从特战大队大队长杨越一个不小心睡了他睡不起的女人程筱亦开始,从此,上校的漫漫追妻之路开始了!对程筱亦来说,夜路走多了,难免被一盆狗血扣在头上——某月黑风高夜……她和竹马小哥XXOO了!失身女vs负责男的狗血爱情于是便上演了
都市 连载 36万字
盛世高武

盛世高武

懒橘老留
苏言,一个武道高中生,一步步成长,一步步进化,见到了光鲜亮丽背后的默默付出,见到了薪火相传之下的铁骨铮铮,见到了前赴后继换来的盛世太平。这几年,众生太难,一切不过是苦苦支撑罢了。于是,他决定了,他要还后辈一个锦绣盛世。
都市 连载 0万字
都市之至尊武神

都市之至尊武神

落雨浮梦
身怀逆天神功,拥有无敌的医术。以武神之名镇守天下。在花花都市里,成就至尊神话。(落雨书友交流群,群聊号码:741193246)(落雨全订粉丝群:78o757758。自带粉丝值截图和全订截图,需审核。)... 《都市之至尊武神》
都市 连载 474万字
天字一号缉灵组

天字一号缉灵组

夏汭生
人所归为魂,魂逡之不去则化鬼,鬼所念非善终成恶灵。 ==== ①都市灵异文,也就第一章 恐怖吧_(:з」)_ ②捉鬼谈情两不误,还有萌宠热炕铺。 ③欢迎吐槽欢迎撒花,不接受人身攻击。 ==== 内容标签: 强强 灵异神怪 情有独钟 爽
都市 完结 43万字